在《狂飙》这部剧里,安欣仿佛自带主角光环,不管是凭借个人吸引力,还是深厚的背景,身边从不缺少朋友。
但和安欣交朋友,风险着实不小。高启强曾是他的朋友,表面上一副受气包的模样,到头来却成了黑社会组织的头目;陈金默也能算他的朋友,当初答应得好好的,要彻底改过自新、好好生活,可刚出监狱就接连犯下八条人命;孟钰同样是安欣的朋友,为了接近他费了不少心思,可惜最终还是嫁给了别人,过起了奢华的日子。
不过在安欣众多朋友中,有一个人与他最为亲近,却也最让人感到纠结和捉摸不透。他就是安欣的好搭档李响,也是继曹闯之后,第二个被杀害的警察。
而他们两人命运发生转折的关键,正是那次两人商量好的抓内鬼行动……
谈《狂飙》第13期:明明和安欣约好去抓内鬼,李响为何最终违背了最初的想法?
一、
比起警局里的“公子哥”安欣,他的搭档李响的家境实在不值一提!
安欣的亲生父亲是警察,意外去世后,还为安欣留下了两个可靠且前途光明的朋友,他们争相抚养安欣。而李响的父亲是个街头混混,是个蛮横无理的人,整个莽村没人看得上他。
因为家里穷,父亲又不争气,再加上莽村的人都很势利,所以莽村办厂分福利时,根本没他的份。即便李响的父亲表达了不满,村长李有田也没把他当回事,直接不予理睬。
在这样的环境中,李响渐渐长大,好在他人穷志不短,大学毕业后考上了警察,从此成了父亲眼中的骄傲。
不过穷人家的孩子大多有个特点,就像我(杨角风)是从农村出来的一样,由于视野、能力、人脉等方面的限制,面对富人时,其实会带有一丝羡慕和嫉妒。虽然也想和他们混在一起,但就像高启盛那样,会有点自卑,除了能帮人家写写作业,其他方面实在融不到一起去。
李响和安欣是同一批当上的警察,在剧中都是靠自己考上的,没有走后门。也就是说,理论上安欣和李响是同级,又是同事,不存在上下级关系。
但实际上,李响处处都在迁就安欣!
去河里捞尸体时,安欣很高傲,即便李响去拉他,他也装作没听见,不肯去。最后是李响去的,事后受到表扬他很高兴,觉得这次表现的机会是安欣施舍给自己的:
“有靠山就是不一样,心胸开阔……不像我……”
二、
由于李响和安欣从小生活的圈子不同,导致两人成为同事后,看待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!
李响从小就见识到了人情冷暖,看惯了底层人们生活的艰难,以及为了争一口饭吃而互相伤害的场景。这也使得他对这个社会有些麻木,甚至可能从小就形成了弱小就会被欺负、人穷就该志短的世界观。
所以,他和安欣值班时,遇到高启强被唐家兄弟打的案子,他表现得很冷漠,甚至有袒护唐家兄弟的嫌疑。
比如他把高启强带到警局后,让高启强主动交代为什么去别人家砸电视,还打唐小虎,在高启强否认后,他甚至拍了一下桌子:
“高启强,像你这种嘴硬到底的人,我见多了……老实交代你的问题!”
后来高启强嫌手铐太紧,安欣想给他松一下,结果被李响劝住了。甚至高启强想回家给弟弟妹妹包饺子,看到李响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,倒是安欣说了一句:
“这肯定不符合规矩,但其实也不是不行啊?”
本来以为李响是被唐家兄弟蒙蔽了,明明是唐小虎先动手,他们却硬是诬陷高启强先动手。可是后来唐小虎失踪后,他去见唐小龙,发现高启强也在,当时心里很疑惑,回去的路上还跟曹闯评价高启强:
“我跟他接触过两次,觉得他挺热情的,应该是个本分的人。”
三、
所以,李响其实什么都知道,只是他没有选择偏袒弱势的一方而已!
不过后来安欣带着高启强去菜市场收拾东西时,唐小龙和唐小虎一点都不给面子。但见到李响后,却一口一个“李哥”叫着,显得异常亲切。
再结合,明明是高启强被打了,却是唐小龙报的警。报警也就罢了,这种打架的小事,怎么也轮不到市局出警吧?
所以,很有可能李响还没调到市局、还在双桥派出所工作时,就已经认识唐家兄弟了。因为认识他们,所以唐小龙报警时没有拨打110,而是直接打了李响的手机号。
至于李响为什么要给唐家兄弟面子,我想,他们能当上菜市场管理员,还能和下湾的老大白江波认识,背景想必不简单。至少对于刚从派出所调到市局的李响来说,还是要有所忌惮的。
也就是说,李响从小生活的环境,让他明白有些人确实欺软怕硬,包括他自己在内,也摆脱不了这个规则。这也是为什么他告诉唐家兄弟安欣的后台是安长林和孟德海后,唐家兄弟立刻变了脸色的原因。
只有他适应了这套规则,才能用这套规则去处理类似的事情,这也是安欣镇不住场子,而他三言两语就能摆平的根本原因。
但是,等李响调到市局,有了曹闯这个师父,以及安欣这个师弟后,一切都变了!
四、
李响原本只知道有靠山的人更懂得利用靠山获取利益,却没想到世上还有安欣这样把社会想象得如此美好的人。
安欣是副局长安长林的养子,是正局长孟德海看中的女婿,从小到大除了父母去世,见到的都是社会美好的一面。所以他根本不用顾及别人的感受,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事,就会想做就做。
说白了,刚开始的安欣没有经历过社会的磨砺,认为黑就是黑,白就是白。只要遇到不公平的事,遇到弱势群体,他都于心不忍,想要出手相助,维护正义。
像李响生活的圈子,充满了勾心斗角和卑劣行径,但安欣的圈子里没有这些。如果不是安欣背景深厚,再加上主角光环,他都不知道死过多少次了。
李想要在市局站稳脚跟,除了业务能力扎实,还得想办法讨好领导。而要讨好领导,跟安欣搞好关系无疑是一条捷径。
在李响心里,安欣自带光环,不用怎么表现,前途也一片光明。但对自己来说,却需要好好表现,哪怕只是得到孟德海一句:
“你叫李响……我记住你了,好好干!”
都能让李响开心不已,回去的路上,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,也感激安欣能把这么好的机会想着自己。
也正因为如此,后来的李响才会更加努力表现,尽量缩小自己和安欣之间的差距。
五、
但是,除了安欣推辞下河捞尸,给了他一次露脸的机会外,后面发生的事,无论李响多么拼命,也不过是个配角!
抓捕逃犯那次,人们只记得安欣奋不顾身扑向贼人拉响的“手榴弹”。却没人注意到,是李响第一个冲上去和持刀歹徒搏斗,手榴弹拉响的时候,他也在现场。
毕竟手榴弹是假的,但刀子是真的,同样能要了人的命。可惜,最终受到表彰的是安欣,而内心感到愧疚的却是李响。因为在他自己和旁人看来,这是安欣救了他一命。
是啊,自己就是个小警察,没背景没靠山,而安欣是公子哥,未来前途无量。人家都愿意用自己金贵的命来换自己这条贱命,那还有什么理由不报答他、不好好表现呢?
当然,从安欣的角度来说,他确实把李响当朋友。下河捞尸时,他故意装没听见,就是想给李响机会。而扑向手榴弹那次,他也是真的为了朋友不顾性命,因为在当时看来,刀子不一定致命,但手榴弹肯定会!
所以后来警局要派人去疯驴子那里当卧底,虽然李响心里也不愿意,但还是第一个举手抓阄,可惜没抓到,而且曹闯也不同意他去。面对其他人的冷嘲热讽,安欣明白没人愿意去做这件事,于是主动接下来说:
“我去不就行了吗,本来我还怕自己主动要求去,大家会觉得我抢功……”
可以说,这件事对李响又是一次触动,因为在他看来,安欣根本没必要这么拼命、这么表现!
六、
如果说前期的李响因为有派出所工作的经验,安欣有些事还会听他的,但从这之后,情况就反过来了,李响开始无条件配合安欣。
安欣去调查陈书婷,没人愿意跟着去,李响跟着去了,甚至在局长打招呼让回来时仍然拒绝;安欣的手枪丢了,而且在已经退出专案组的情况下,执意要去找白江波的司机,同样是李响冒着巨大风险把枪给了他,还和他一起前往;安欣和赵立冬作对,被人家用了离间计,还特意召开表彰大会,也是李响替他去抓内鬼。
可是这一次,李响却让安欣失望了……
为什么呢?
因为李响在那一天的所见所闻,彻底颠覆了他从警以来,尤其是认识安欣和曹闯之后树立的价值观,让他的价值观崩塌了。
可以说,同样没有背景、没有靠山,一路爬到刑侦支队长位置,业务精湛的曹闯,就是李响奋斗的目标。因为在李响心中,曹闯是正义的化身,是行业的标杆。在看到曹闯下车的那一刻,他内心是崩溃的,他宁愿相信是安欣的判断出了问题,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师父是内鬼。
事实上,李响第一眼看到下车的是曹闯时,脸上先是露出了笑容。内心大概在想,安欣让我来抓内鬼,没想到师父也来帮忙了,太好了,咱师徒俩一起抓内鬼。
可是就在一瞬间,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,脸色大变,急忙收起枪,一路小跑着离开了……
七、
李响的这个选择,前面也提到过,是他在从小生活的环境中养成的,也是很正常的选择。
但偏偏他遇到了安欣,安欣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他,让他的思想得到升华。
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李响和唐家兄弟没有太大区别,如果安欣按部就班,不跟赵立冬硬碰硬,而是选择走安长林、孟德海为他铺好的路晋升,李响同样会追随他,为他效力。
人人都有趋利避害、趋炎附势的本能,而且当这种利益或势力没有违背原则时,所有人都会显得那么洒脱,那么顺理成章。
安欣强大的个人魅力征服了李响,尤其是那一段演讲,让李响明白,自己作为一名警察,本质就是要调查真相。因此,李响经历了内心的艰难抉择后,选择返回现场,他要看看曹闯是否真像安欣推断的那样是内鬼!
李响在这一天,一共经历了多次内心的摇摆:
抓内鬼,抓内鬼……哇,师父跟我一起来抓内鬼了……啊不对,师父可能是内鬼……师父不可能是内鬼……不行,得去看看师父到底是不是内鬼……坏了,师父真是内鬼……不能让别人知道师父是内鬼这件事……
尤其是曹闯临终前的遗言,对李响更是沉重的打击:
“李响,你来得正好,找到了徐江,揪出了内鬼,拿我去换前程吧!”
八、
其实,从李响听了安欣的话返回现场开始,就已经下定决心要把内鬼抓出来,但曹闯的这句话,瞬间打消了他这个念头。
后来在曹闯的墓前,安欣不理解,也想不通,自己的好搭档李响为什么不愿意说出真相?
李响说了一句:
“好你个安欣,你现在就在师父的墓前,对着师娘说,到底是师父的名声重要,还是你安欣的想法更重要?”
其实,警局里的人都知道曹闯的死疑点重重,每次安欣当着众人的面冲李响发难时,李响都沉默不语。这等于承认了曹闯的死因存在问题,也默认自己当时确实说了谎,隐瞒了线索。
但是,警察讲究证据,只要李响不承认,流程和制度也拿他没办法。
那么,李响为什么不肯说实话,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,是为了维护师父的名声吗?
首先,李响选择的这种方式,得到了警局内除安欣以外所有人的认可。曹闯在开大会那天,跑到旧铁厂见徐江,还双双丧命,安欣都能判断出这是内鬼所为,其他人难道就没有疑问吗?
就算李响说曹闯是通过其他途径发现了徐江的踪迹,为了调查真相才没有通知其他人,自己先去调查了。其实这种行为并不符合刑警支队长的身份,放着那么多手下不用,非要亲自出马,是很不寻常的。
从曹闯葬礼的情况来看,几乎所有人都认可了李响的说法,都穿着警服参加,唯独安欣没有被邀请。这也就说明,李响的选择是大多数人的选择,是人之常情。
九、
其次,还有一个细节,剧中没有展现,但从剧本透露的内容来看。
一是,李响能从双桥派出所调到市局,曹闯帮了很大的忙。二是,李响的母亲生病时,曹闯曾经帮他垫付了一大笔钱。
所以,曹闯对李响来说,不仅仅是师父,更是他的恩人、他的伯乐!
再者,李响也明白,就算自己说出真相又能怎样,难道安欣真的能把赵立冬拉下马吗?后来安欣不止一次找李响,说只要李响说出真相,他就可以跟着作证,扳倒赵立冬。结果李响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,安欣不会知道,他的这个建议有多不靠谱。
是啊,安欣有护身符,人家不敢把他怎么样,但他不也多次死里逃生吗?可自己呢,就是一个普通人,举报赵立冬这种事,又不是没人做过,谭思言是怎么死的?
要知道,人家的举报材料准备了很久,凭李响一个人的证词,就能扳倒赵立冬吗?
恐怕,李响拿着曹闯的遗言,不仅换不来光明的前途,反而会落得和谭思言一样的下场,死了都被埋在公路下面。当然那时候还没有谭思言,但这个道理,李响很明白。他也明白师父曹闯临终前那句话的意思,对于自己这种没背景的人来说,这或许是一条晋升之路。
正因为李响没有透露实情,在赵立冬看来,这小子是个可塑之才,可以利用。所以才会举荐他接替曹闯当支队长,继续为自己效力。
说白了,如果不是安欣一再追问他,让他备受良心谴责,以及谭思言那种即便死也要把赵立冬拉下马的决心,李响注定还会摇摆一段时间。
至于有人说安欣没良心,毕竟那是他师父,人都死了,为什么还不放过他?真要把他的名声搞臭了,让人家的遗孀和孩子怎么生活,这不是毁了人家一家吗?
当然,这种同情心是人之常情,只是站在安欣的角度想想,几次要置自己于死地的人,却还要顾及他的名声,这不是对自己太残忍了吗?
可是,安欣不甘心这件事就这么过去,作为警察局长的孟德海和安长林,明知曹闯的死疑点重重,为什么也按照李响的说法草草结案,让这件事就此过去呢?
关于这个问题,我们下回再讲,欢迎关注!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翔云优配-专业股票配资利息-安全证券配资论坛-最安全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